從對身體負責的角度來說,大部分人是比較適23點之前入睡的,因為23點過后我們的身體就要進入另外一個工作狀態了。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身體的狀態分為主動性的工作和維護性的工作主動性的工作,就是我們白天時候所做的工作,無論是學習勞動工作還是進行其他的活動,這些都是我們主觀思維所控制的,就是我們想做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身體是受到我們的支配的這段時間叫做主動性的,晚上的時候,身體內部的活動是不受人主觀意識控制的,它是有其自身周期性的,它就是一個被動性的活動,一個維護性的活動。
我們工作了一天,我們身體內積累的一定的毒素,一些雜質需要排出去,我們身體內最重要的兩個排毒器官就是肝臟和腎臟,它們的工作時間基本上就是在23:00到第2天的4:00,這四五個小時是它們排毒的高峰期,也是它們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是一直不睡覺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需要更多的養料,沒有那么多的營養供給,肝臟和腎臟排毒活動就會受到影響。
不過即便是知道如此,依然有不少朋友都會有熬夜的習慣,比如一根筋想完成工作,更多的人是刷視頻、玩游戲、聊天,拖拖拉拉下來就過了12點以后,因此很多人都出現亞健康狀態,整體精神不佳、食欲不振、身體也跟著每況愈下??傊?,如果跟隨現代大部分公司和學校的時間安排,晚上23點前睡覺是比較科學的做法。
雖然不必遵循刻板的作息模式,但是絕對不要過日月顛倒的生物鐘。我們體內有一種感受光暗釋放激素的組織叫做“松果體”,也就是釋放褪黑素的部位,如果光線充足,它會抑制分泌,讓我們頭腦清醒,適合工作學習,如果在光線暗淡,甚至黑暗狀態下,它就會大量分泌,讓我們產生困意,能更快進入睡眠,這時候頭腦會暈暈沉沉,不適合工作學習。
不要晚睡熬夜,不要耽誤早晨的大好時光和清新空氣,它們絕對是更利于工作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