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新一小麓灣分校的課堂教學一直在踐行“生本課堂”,通過我的科學課堂實踐,我不僅看到了學生的變化,更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做老師的快樂!
我眼中的生本課堂——麓灣校園植物探究,以學生最為熟悉的校園植物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思考和實踐。
一、生本課堂建設原則
(一)生本課堂營造了浸潤著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課堂環境。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奇特的想法,創設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課堂教學環境。
(二)生本課堂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我校緊鄰浐灞生態景觀帶,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校園植物種類繁多。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教材的基礎上,開展以植物探究為主題的校本課程,拓展學生以植物科學背景下的跨學科知識。
(三)生本課堂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只有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知識能力上的“以學定教”課堂教學才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我校根據學生所處學習階段、個體差異、教材實際靈活運用,通過觀察、實驗、種植、調查、記錄、收集、撰寫等多項實踐活動,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每一節課堂有趣味、有參與、有思考、有掌聲。
二、生本課堂教學目標
四突出、三轉變。
四突出: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無論是在課前分享還是課堂學習,每位學生都要在其學習小組內發揮優勢作用。
三轉變:變教師灌輸教學為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獲得學習自動內驅力;變“聽懂了”為“學懂了”,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變“他律”為“自律”,激發其內在學習潛能。
三、生本課堂教學流序
1.學習為先,導航“生本課堂”
前置性學習形式和內容靈活多變,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開展課前預習。以我校校園植物課程為例,學生依據前置學習單,通過家庭種植、校園實地考察、動手制作、交流學習等方式開展。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期待值達到頂峰,迫不急待地著手準備,每個人都興趣滿滿,為后續課堂教學開創了良好開端。
2.實踐為基,踐行“生本課堂”
課堂教學拋開單一的教師傳授模式,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分享,讓學生展示。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動手實踐、收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成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給學生最大的平臺,讓學生展示最美的精彩。
3.合作為本,升華“生本課堂”
發現真問題,小組齊共學、合作求創新、交流促表達。人人參與,有小組代表交流,也有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教師在傾聽的基礎上引導點撥,讓學生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
四、生本課堂創新成果
調查表、思維導圖、植物書簽、數學測量、葉綠素提取、葉片剪貼圖……五花八門的學習成果是生本課堂智慧的結晶,也是學生課堂深度參與的指標。
生本課堂的教學是認知構建、師生互動、情感體驗多向交流的過程,是真正的素質教育。一切從學生出發,高度尊重學生,是每一位教師所追求的,在“生本課堂”的學習道路上,我還要不斷摸索,加倍努力,讓每個學生的智慧各放異彩。
作者簡介:郭藝,海南大學理學碩士,高新一小麓灣分??菩沤M組長。曾獲第二十屆中國教育系統年度論文評選一等獎;陜西省第十一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優秀園丁稱號;學校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青年教師賽教課學科二等獎等榮譽。